价格贵上天、产量低到一瓶难求、评分高到连拉菲都自愧不如,这大概就是人们一贯认知中的车库酒(Garage
Wine)&膜拜酒(Cult wine)了。的确,无论何时提起它们,仿佛都能令人热血沸腾。
等等,既然有这么多共同点,那干嘛不统一称作车库酒或膜拜酒呢?其实,这 2
者也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先来分别了解一下才好作出对比)
车库酒
▼
(1)什么是车库酒?
车库酒不是一种法定的分级制度,这是一种非官方称呼。也就是严格说来,车库酒并没有法定的生产法规要求。
它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主要指波尔多(Bordeaux)地区一些酿酒师集中酿造的产量稀少、评分高且价格昂贵的葡萄酒。这些生产商大多规模很小,无法承担高额的生产费用,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一般选择车库或地窖作为酒庄酿酒场所,故而得“车库酒”之名。
这种说法最初起源于波尔多右岸地区,现在在全世界都很普遍。2011 年第一次在美国出现,来自加州的帕索罗布尔斯(Paso
Robles)举办了第一届“美国车库酒运动”,每年都有许多酿酒师参加这一非营利性葡萄酒节。目前,帕索罗布斯大约有 127
家年产量低于千箱的车库酒庄。
(2)车库酒和传统波尔多葡萄酒有何不同?
产量:与波尔多 5
大一级庄相比,车库酒的产量可谓是少得可怜。它们一般年产仅区区数百箱,和拉菲动辄几万箱的产量完全无法相比。
酿造:和传统的波尔多葡萄酒不同的是,车库酒会采用熟透的葡萄,因而在酿造上会保留更多的残糖,且在橡木桶中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还会在
100% 全新橡木桶中进行 15-18 个月的熟成,并尽量不过滤等。
口感:和波尔多的传统好酒不同,这些小型酒庄生产着超现代的、深颜色的、易于成熟的(单宁不高,无需长时间陈年即可饮用)、高酒精度的、果味馥郁的,且带有明显的甜味和橡木味的葡萄酒(后被人诟病为迎合消费者口感)。
其它:车库酒还有一个特点是,大多由飞行酿酒师米歇尔·罗兰(Michel Rolland)担当酿酒顾问。
(3)典型生产商
① 里鹏:车库酒鼻祖
来自波美侯(Pomerol)地区的里鹏(Le
Pin)是车库酒的前身,也是唯一持续有市场需求的车库酒。该酒庄历史非常短,不过在酿造方面效仿了“波尔多酒王”柏图斯(Petrus)的精工细作。曾经,10
位德国著名品酒家及一位新加坡收藏家对 13 个年份(1979-1990、1992 年)的里鹏和柏图斯进行盲品,结果里鹏有 9
个年份胜过柏图斯;加上在美国市场的热炒,其葡萄酒价格在上世纪 90 年代直线飚升。
② 瓦兰佐:车库酒先锋
瓦兰佐酒庄(Chateau Valandraud)刚起步时占地面积仅有 1
公顷左右,由于设备有限,很多工作不得不在车库里由手工完成,因而葡萄酒产量极少。不过,权威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为 1995
年的瓦兰佐打出了高于柏图斯的分数,由此引发了经济效应。自此,车库酒这种量少、价高、质优的模式正式拉开了快速发展的帷幕,逐渐引发了消费热潮。
③ 拉梦多:圣埃美隆车库酒之王
拉梦多(La Mondotte)是圣埃美隆(St-Emillion)一级 B
等名庄,在当时,这家袖珍型酒庄并没有得到重视。不过堪称天才的葡萄酒大师史蒂芬·奈佩(Stephan
Neipperg)独具慧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拉梦多酒庄开始呈现出其无与伦比的魅力。1996
年,帕克将其比喻为“圣埃美隆的柏图斯/里鹏”,拉梦多随之名声鹊起,价格顺势走高。
(4)关于车库酒的批判声
自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以来,车库酒的价格和需求都急剧增长。然而到了 2005
年以后,关于车库酒的批判声也开始不绝于耳。
☞
其实一开始车库酒的酿造工艺就颇具争议,部分评论家对极低产量、过熟的葡萄、酿酒中的过度萃取等方法表示质疑。还有人声称,这种葡萄酒风格过于迎合消费者的口感。
☞ 加之大多数车库酒的陈年潜力有限,10
年以后几乎就已呈现出老态,这与传统上大家认为的“好酒就应该具有突出的陈年潜力”相悖。
☞ 更有甚者提出,车库酒根本无从体现风土特色甚至品种特色。就连车库酒先驱Thunevin先生(瓦兰佐创始人)也在 2007
年的一次公开场合中表示:“车库酒的诞生,就是为了弥补风土的缺陷和其它一些方面的不足,才不得不采用现代科技和手段来提升品质。”
☞ 自 2004 年经历了一个高产好年份以来,车库酒一贯宣扬的“产量越低,品质越好”的观念就好像被现实打了一记大耳光。
考虑到这种葡萄酒价格远高于波尔多 5 大一级名庄,又不具备收藏价值,于是乎,21
世纪以来,车库酒的热度开始衰退。除了极少数特例外,车库酒的价格增长势态开始趋向缓和。如今,车库酒的价格已逐渐回归理性,连帕克也声称“只有少数极好的酒庄才能生存下来”。
(5)如何评价车库酒?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种在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创新风格葡萄酒给整个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只要愿意为其买单,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选择和体验。
膜拜酒
▼
(1)什么是膜拜酒?
膜拜酒(Cult
Wine)是指一些规模不大的酒庄所生产的高价、质优、极具个性化的葡萄酒,它们往往能获得酒评家(尤其是帕克)的高分评价,加上产量稀少,价格自然昂贵。
在上世纪末,美国有大批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量少质优的葡萄酒狂热爱好者,他们被称为葡萄酒膜拜者(Cult),因此这些酒也被称为膜拜酒。
(2)膜拜酒有何特点?
膜拜酒主要产自加州(以纳帕谷为主),几乎都是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核心的波尔多混酿,具有更成熟的果味、高酒精度、高单宁、较重酒体、橡木味突出等特点,而这正是美国市场与部分酒评家(如以帕克为代表的重口味)所偏爱的类型。
(3)膜拜酒是如何异军突起的?
膜拜酒几乎和车库酒在同一时代发展起来的,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的全球经济极度繁荣,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富人阶层不断追逐高价葡萄酒,进而推高了葡萄酒的市场价格。大概受“一分钱一分货”的观念影响,总有人把价格当成质量的指标,于是卖家不断抬高价格以促进销量。曾有酒商直言道:“当我们的葡萄酒定价为
75 美元时,好几次都很难卖出去;然而只要我们将价格提高到 125 美元,它们很快就脱销了。”
当然,和车库酒一样,膜拜酒的异军突起同样也离不开帕克的推波助澜。帕克对加州赤霞珠葡萄酒一向情有独钟,常常给予很高的分数;而一旦获得帕克高分,价格就会随之上涨。
此外,膜拜酒的产量也非常低,一般年产不超 600
箱。也就是说,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于是乎,价格难免会继续推高。而这种稀有的特性,更刺激了部分壕友的“占有欲”,加上膜拜酒庄精明的营销手段,使膜拜酒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品质形象,价钱也自然一轮接着一轮地上涨。
(4)典型生产商
① 美国膜拜酒王:啸鹰
知道美国葡萄酒的人,几乎个个都听说过啸鹰(Screaming
Eagle),但极少有人喝过。神秘是该酒庄的一大特色,啸鹰葡萄酒从不接受订货,要想品尝只能通过预订,然后等上数年时间才能拿到心仪的葡萄酒。加上产量稀少,啸鹰更是十分受宠。据说酒庄的第一个年份(1992
年)仅有 225 箱,不过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帕克 99
分的好评。品质卓越加上配额销售,使得啸鹰短短数年内一飞冲天,成为了美国当仁不让的膜拜酒之王,更是美国最昂贵的葡萄酒。
美国其它膜拜酒庄:哈兰酒庄(Harlan Estate)、阿罗珠酒庄(Araujo Estate)、布莱恩特家族酒庄(Bryant
Family Vineyard)、寇金酒庄(Colgin Cellars)、达拉瓦勒酒庄(Dalla Valle
Vineyards)、葛利斯家族酒庄(Grace Family Vineyards)、沙德酒庄(Schrader
Cellars)、赛奎农(Sine Qua Non)和稻草人酒庄(Scarecrow)等。
② 西班牙膜拜酒王:平古斯
西班牙鼎鼎大名的平古斯酒庄(Dominio de Pingus)是一个历史仅 22
年的新兴酒庄,而其价格却在整个西班牙位居前列,是最昂贵的干红葡萄酒。创立当年(1995 年)的年份酒一经上市就获得了帕克 98
分的高度评价,西班牙酒从未受过这位酒界泰斗如此高的肯定。一时间,平古斯成了众人争相抢购的对象,价格也随之飙升。随后的 1997
年沉船事故使得产量本就很低的平古斯愈发一瓶难求,价格更是直接翻番,真正奠定了平古斯作为西班牙顶级膜拜酒的地位。
③ 其它
法国罗曼尼•康帝(Romanee-Conti)、澳大利亚奔富(Penfolds)&
翰斯科神恩山(Henschke Hill of Grace)以及意大利西施佳雅(Sassicaia)&
马赛托(Masseto)等都被誉为膜拜酒。
车库酒 vs 膜拜酒
▼
虽然“产量少 评分高 价格贵 高度炒作”一直都是车库酒和膜拜酒的特色,不过总体来说,膜拜酒的势头比车库酒要好。
对于车库酒来说,与其说是因为优秀的品质,不如说是来自成功的营销。然而近年来,由于缺乏突出的陈年潜力,加上不少人诟病其风土等原因,大部分车库酒的热潮已有所消退。而相比车库酒一时的流行,品质和陈年潜力俱佳的膜拜酒则持续受到收藏家、投资者的疯狂追捧。可以说,只要市场还有需求,天价膜拜酒就会一直存在。
如今,膜拜酒已经成为了一种泛指,即指美洲、澳洲、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地的精品酒庄出产的产量极少的精品葡萄酒,覆盖范围更广。目前膜拜酒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真正的一瓶难求,也就只能膜拜膜拜了。尤其是对于喜欢重口味葡萄酒的爱好者来说,膜拜酒可以说是真正值得顶礼膜拜的好酒。
红酒百科全书,中国领先的葡萄酒新媒体,微信公众号:wikiwine。